查看原文
其他

《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目录




《传媒观察》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欢迎您的关注!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

https://cmgc.cbpt.cnki.net




2022 / 10 



目录



卷首语


媒体融合应深入人类社会和生活

陈昌凤


Media Convergence Should Go Deep into Human Society and Life

Chen Changfeng

【摘要】

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在新世纪以来一直在急剧变革,通过融合战略,它们的独立形态、碎片式架构,逐渐被消解、融汇成“媒介多元体”“媒介矩阵”。媒体融合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形态到机制层面的整合。但是,融合还需要深入。深度融合是一种文化底蕴、内在逻辑的融合,其核心可以从“媒介化”入手。“媒介化”是将媒介信息转化为各种关系的中介化过程。从媒介向媒介化的变革,就意味着媒体不再是即时性消费品,它是一种基础设施;媒体不是静态的存在,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媒体流程不是一个闭环,而是一个开放的关系网络。如此,媒体不仅可以深度融入人类社会和生活,也尽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这样便可以常做常新。

【关键词】

媒体融合;深度融合;媒介化



本刊特稿


以报载道,

见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双传学


Newspaper as A Vehicle for Truth:Witnessing the First Historic Leap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huang Chuanxue

【摘要】

《新华日报》全面见证了毛泽东思想快速发展、走向成熟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历史进程。从1938年创刊于抗日烽火中到1947年解放战争初期被国民党查封,《新华日报》竭力克服国民党当局打压政策的不利影响,历史性反映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全方位彰显毛泽东革命领袖形象,忠实践行毛泽东新闻思想,有效启发毛泽东重要思考,以多重角色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全国性政治机关报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新华日报;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江东访谈


社会建构现实,

不要把新闻跟更大的世界隔绝开来

——访《做新闻》作者、

康涅狄格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

盖伊·塔克曼

未 冬


Socially Constructed Reality :No Isolation of the News from the Bigger World

Wei Dong

【摘要】

美国社会学家盖伊·塔克曼(Gaye Tuchman)于1978年出版的《做新闻:一个建构现实的研究》(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基于她1969年在布兰迪斯大学答辩完成的博士论文《新闻,新闻人的现实》(News,The Newsman's Reality),并经过长达9年的重新审视和继续研究修改而成。这部著作与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的《什么在决定新闻》 (Deciding What's News)和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的《整个世界在观看》(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一起,开启了对大众媒体新闻生产的社会学研究,成为20世纪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经典文本。2022年8月初和10月初,79岁的盖伊·塔克曼教授在位于康涅狄格州曼斯菲尔德镇斯托尔斯(Storrs,Mansfield,CT)的家中两度接受了本刊的特约访谈。

【关键词】

盖伊·塔克曼;做新闻;新闻生产社会学



新闻传播学这10年


认知传播学的范式演进、关键议题与技术逻辑

——2012―2022年的1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喻国明 陈雪娇


Paradigm Evolution,Key Issues and Technical Logic of Cognitive-Communication Studies

Yu Guoming,Chen Xuejiao

【摘要】

认知传播学融合了传播学的社会实践经验优势以及认知科学的工具体系支撑,从两个学科的耦合之处探究人们的内在心智活动以及外在行为效应。本文回顾并梳理了近10年认知科学对传播研究的影响,从传播渠道的媒介介质差异、传播对象的人格、内隐认知以及性别差异、不同形式内容的叙事效果、不同类型的传播者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建构这四个方面阐述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厘清认知科学与传播学融合发展脉络与技术逻辑。目前认知传播学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却在日益丰富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维度,彰显出强大的创新力与影响力。在未来,认知传播学还需要继续汲取交叉学科中有价值的范式与工具来建构新的理论图景,于细微处感知人类行为的潜在规律,对社会现象与研究问题进行全面审议。

【关键词】

认知传播学;范式创新;交叉学科;传播学转型;时序分析



深入本土:

近10年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学术走向

王学敏 潘祥辉


Going Local:Knowledge Map and Academic Trend of Huaxia Communication Studies between 2012 and 2022

Wang Xuemin,Pan Xianghui 

【摘要】

华夏传播研究是一种面向历史和传统的、中国本土取向的传播学研究,迄今已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10年来,华夏传播学的研究飞速发展,这既与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有关,也体现了传播学科发展的内在趋势。本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10年来发表在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上的417篇相关论文及其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呈现华夏传播研究近10年的学术图谱。研究发现:2012―2022年这10年,华夏传播研究的发文量呈“井喷”之势,不论是作者队伍、课题资助,还是研究的议题和理论视角都日益丰富。在研究方向上,古代政治传播是近1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的重心,主要围绕政治实践、观念、制度和媒介四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线上,“先秦”和“宋代”的传播现象相对更受到重视;在本土理论和方法探索上,传播考古学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1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对西方主导的传播学话语体系和叙事模式进行批判性检视和反思,在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国本土传播现象的同时,有意识地彰显中国视角,尝试建构传播学的中国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华夏传播;传播考古学;本土化;综述



党报10年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创新实践

张晓红 赵 娜 曾紫涵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Newspapers in the Past Ten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Convergence

Zhang Xiaohong,Zhao Na,Zeng Zihan

【摘要】

新时代10年,党报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显著特征是媒体融合。国家推进的媒体融合政策,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党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媒体融合进程出发,以中央、省级、地市级党报的融合转型实践为例,围绕内容深耕、渠道拓展、平台建设、经营融合、管理改革等方面展现党报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实际成效。

【关键词】

媒体融合;党报10年;转型发展



中国互联网 30 年

(特约主持:方兴东)



中国互联网30年:一种网民群体画像的视角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重新发现中国互联网的力量与变革之源

方兴东 王 奔


30 Years of Chinese Internet:A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Users' Group Portrait

Fang Xingdong,Wang Ben

【摘要】

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以来,网民从单纯的上网用户,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到今天已经成为互联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考察30年中国网民发展历程,就是考察中国民众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本文基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从网民群体的视角,深入互联网的每个阶段,梳理每一年代网民的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分析各个阶段网民的群体画像,结合法律、科技、社会等多个视角洞察中国网民的演变。即:1990年代互联网资本热潮激荡下,先驱网民绽放理想与激情;2000年代网民逐渐成为互联网主体,开启大众化进程,弥合性别鸿沟;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爆发,迎来全民上网时代;2020年代大规模同时在线,引爆智能物联新阶段。本文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为人民,更靠人民。无论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拓展和国家软实力提升,抑或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网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将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关键词】

互联网;中国互联网30年;网民;创新扩散理论;数字鸿沟



跨越虚拟与现实:

中国网络游戏30年的话语变迁与媒介弥合

姚 旭 钟祥铭


Bridging the Virtuality and Reality:30 Years of Chinese Online Games

Yao Xu,Zhong Xiangming

【摘要】

通过对“中国网络游戏”进行溯源,结合海内外学术展开文献计量分析,本文尝试以网络游戏全球史的角度,系统性地梳理作为传播学、社会学及人文学等学科重要研究领域的“网络游戏”概念,探讨其在数字化空间建构中的理论路径与核心议题。从“网络游戏”时间线延展至政府政策导向,话语变迁的纵深也正体现出意识形态的转变:一边是热络的玩家与企业,一边是忧心忡忡的社会舆论。本文以“技术-产业-文化”三位一体论述“中国网络游戏史”研究的谱系,提炼当下最受关注的游戏产业与“虚拟现实”的媒介弥合现象。“网络游戏”本体研究作为如今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国内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常被污名化。故而对于仍处于拓荒阶段的“中国网络游戏史”而言,本文期望探究其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中国网络游戏;文献计量分析;虚拟现实;媒介弥合



讲好故事研究


主体边界: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暖新闻的话语实践

靖   鸣 春   茹


Subject Boundary:The Practice of Warm News Discourse in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Environment

Jing Ming,Chun Ru

【摘要】

暖新闻力图给受众以关爱、抚慰和温情,其话语实践打破了既往新闻客观和主观、情感和理性二元对立的话语框架,在契合暖新闻体现时代、社会和人心之暖的主题前提下,通过第三人称的他者话语和个人化的心理过程,实现客观事实呈现和暖心情感表达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同时,新媒介技术在增强暖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实现受众创造性消费暖新闻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

暖新闻;话语实践;新媒介技术;及物性



媒介文化研究


双向赋能、融合发展与破圈并进

——历时性视角中我国博物馆授权的变迁及进路

陈 璐


Two-way Empowerment,Convergent Development and Circle Breakdown

Chen Lu

【摘要】

从上世纪晚期至今,博物馆授权在我国先后经历了市场转型酝酿期与舶来起步期,现已进入多元发展和关系重塑的新阶段。博物馆授权的发展演进是文化与市场双向赋能、行业融合发展和文化破圈并进的过程,它折射了博物馆行业从封闭向开放转型,从单向、静态传播向互动、融合传播转向的轨迹,浓缩了社会生态与文化的变迁。未来,我国的博物馆授权应通过外部治理与内部管理、协同共进与平台聚合、专业分工与共建屏障以及持续创新与文化守正来破解体制、资源和监管难题,以实现深度发展和长效运转。

【关键词】

授权;博物馆授权;历时性;IP;圈层



流动与共情:转文化传播的内容实践

——基于《文化相对论》的“洋葱模型”分析

马 龙 刘逍然


Flow and Empathy:Practice of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 Long,Liu Xiaoran

【摘要】

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顺势而为,蜕变呈现出相互交织的态势。本文从理论、实践探索、案例分析三个层面,基于“洋葱模型”理论,对转文化传播视角下的非虚构内容作品进行观察与分析,面对全新的传播挑战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策略:内容创新、叙事策略改变、激活潜在受众群体等。《文化相对论》作为2022年最新推出的跨文化交流节目,从节目形式、内容设置以及传播路径上都进行了“转文化”实践,提供了塑造相融相通性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样本。

【关键词】

转文化传播;电视片实践;共情;内容叙事



新闻史鉴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的报刊活动及其历史贡献

郑保卫 尹延永


Qu Qiubai's Newspaper Activities and Hi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During the Great Revolution

Zheng Baowei,Yin Yanyong

【摘要】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宣传家,大革命时期曾担任党中央机关报刊的主编。他凭借自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丰富的革命报刊活动经历,为党的革命事业和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运用报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热情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正确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了坚强的舆论阵地,积累了宝贵的报刊工作经验,同时也丰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报刊活动;历史贡献




墨色·纸本


野生自然  |  张正民 绘 2022年


昆虫社会的信息传递多数建立在化学信号的基础上,其行为单体模式整合起来即呈现集团现象。


以平行社会而论,昆虫世界仍然同属于社会人类的一个系统中,如果不排除社会进化及生命天性,单就我们的受限带来的信息甄别,对社会昆虫的未知远大于可能性认知范畴。


因此,预设未来或者取决于人的脑进化。


——张正民(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馆长)



附:本刊参考文献示例

(GB/T 7714-2015)


  • 著作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会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288.

② 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

③ Keane J. Democracy and media decadenc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6.


  • 学位论文

① 傅薇.政治仪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6.

② CALMSRB. Infrared spectroscopic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 论文集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2.


  • 期刊文献

① 杨保军.论“新闻观”[J].国际新闻界,2017,39(03):91-113.

② 潘忠党.序言: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06):1-16.

③ Steensen S,Ahva L. Theories of journalism in a digital age:An exploration and introduction [J]. Digital journalism,2015,3(01):1-18.

④ Domingo D,Quandt T,Heinonen A,et al.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practices in the media and beyond: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nitiatives in online newspapers [J]. Journalism practice,2008,2(03):326-342.


  • 析出文献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02.

② Gürsel Z D. US Newsworld:The rule of text and everyday practices of editing the world [M].//The anthropology of news and journalis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35-53.


  • 报纸

① 丁文详.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② 刘裕国,杨柳,张洋,等.雾霾来袭,如何突围[N/OL].人民日报,2013-01-12[2013-11-06].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204.htm.


  • 报告

① 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R/OL].(2013-04-16)[2014-06-11].http:/ www. mod. gov.cn/affair/2013-04/16/content4442839.htm.

②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 电子公告

①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 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② 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 version 1.1[EB/OL].(2012-06-14)[2014-06-11].http:// dublincore.org/documents/dces/.




编辑:江潞潞 颜云霞

审核:赵允芳



传媒观察杂志

媒媒与共。新闻人和新闻学人的家园。关注业学前沿,追踪融合发展,透视舆情热点。

本刊投稿网址:https://cmgc.cbpt.cnki.net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目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